从历史的角度看,俄罗斯进步了吗?

发布时间:2025-07-09 02:23  浏览量:1

炎炎夏日,想必大家最好的去处就是窝在家里,吹着空调,刷着手机。现在的人们,早已经把空调和手机当成了必需品,一刻也离不了。有时候我就想,像空调和手机这样的现代文明科技的产物,为何与俄罗斯不搭边呢?周围目之所见的物件,为何没有一件是俄罗斯生产的呢?

可能有人说,俄罗斯一直就是这样,它以前也不咋滴。下面我们就来对比一下,从沙俄到苏联,再到现在的俄罗斯联邦,俄罗斯是进步了还是退化了?

01壹

我们先从沙俄谈起。

长期以来,俄罗斯作为一个后发国家,一直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

自从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后,人文思想开始在欧洲遍地开花。思想上的大解放,进一步带动了西欧各国在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大爆发。随后启蒙主义思想在西欧各国落地生根,西欧各国纷纷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的国家框架,这为各国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沙皇俄国由于深居东欧内陆,地理上的封闭性和蒙古人的长期统治,让它长期处于落后和野蛮的状态。但历代沙皇们都野心勃勃,不甘心屈居一隅,希望通过噬土的方式,打通朝向欧洲的窗户。

于是,从伊凡四世开始,历经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大帝等沙皇们的持续接力,俄罗斯获取了在波罗的海和黑海方向的出海口。从此以后,欧洲文明之光开始照耀辽阔的俄罗斯大地。

02贰

其实沙皇俄国的欧化很不彻底,它只想学习欧洲的文化、教育、科技和军事,但始终没有想过要改变自己的君主专Z和农奴制度。

俄国经过改革,确实变强了,成为横跨欧亚美三大洲的大帝国,巅峰时版图达到2500万平方公里。但与此同时,俄罗斯帝国也变成了欧洲反动势力的中心,成了一座各民族的大监狱。

虽然沙皇俄国表面上看十分落后,但纵观它的历史,它也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它总是能够抓住重要的历史机会,顺势而为,通过变革让自己涅槃而生。

比如俄国战胜拿破仑后,成为欧洲霸主。但它的强大只是表面现象,很快就遇到了危机。入侵欧洲的军官们看到了西欧各国的自由和繁荣,让他们对自己祖国的落后面貌感到无地自容。他们回国后,进行了彻底反思,决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挽救俄国的命运。

他们发动了“十二月党人”暴动,但最后遭到残酷镇压。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俄国被英法联军按在地上摩擦,被迫吐出近东霸权。俄国的至暗时刻仿佛就要来临。

但俄国不愿坐以待毙。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改革,宣布废除罪恶的农奴制,以便缓和社会矛盾。虽然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但俄国从此走向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快车道,社会面貌日新月异。

03叁

大家一提到沙皇俄国,马上就会和领土扩张联系在一起。其实,沙皇俄国在其他方面的成就也很辉煌。

在俄国整个19世纪,尤其是下半叶,涌现出许多名扬世界的文学和艺术大师。比如以普希金、托尔斯泰、契诃夫、屠格涅夫、果戈理等为代表的世界级作家;以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文艺批评家;以柴可夫斯基为代表的音乐大师;以列宾、列维坦、希施金等为代表的天才画家……简直灿若群星。

在科学领域,俄国诞生了像罗蒙诺索夫这样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质量守恒定律照耀了整个世界。门捷列夫发明了著名的元素周期表,一举奠定了化学的基础。此外像世界生理学之父巴甫洛夫,发明合成苯氨的先驱齐宁,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明人波波夫,数学家布尼亚科夫斯基等等都是俄罗斯人。

那么人们就要问了,在俄国总体趋于保守的社会环境下,它是如何诞生这么多的大师级人物?

首先,俄国经过改革,把西方崇尚Z由和D立之风带到了俄国校园。学者们的思想很活跃,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思想上的激烈碰撞容易让他们产生优秀成果。另一方面,到了19世纪中后期以后,俄国的Z治环境逐渐变得宽松,书报审C条例不再那么严苛,这为科学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时俄国除了Z治和经济落后,其他方面已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就像索尔仁尼琴说的那样:这是一种“时代的空气”,“这种驱散黑云的普遍湿润和新鲜的空气,这种吹遍整个社会的Z由之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据统计,从1876年到1905年这30年内,俄国一共才处死了486人。也就是说,全国一年仅仅处死了将近17个人。革命导师列宁曾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生活却十分惬意,既能领到薪水,又能四处走动。另一位导师斯大林一生被逮捕7次,6次遭到流放,但5次从流放地逃了出来。

实际上如果不是一战爆发,沙皇俄国完全有理由发展成一个超级大国。在一战爆发前夕,俄罗斯帝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它的粮食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人口数量超过1.7亿,钢铁年产量高达491万吨,位居世界第四,铁路里程仅次于美国,每年高达6%的经济增速令人刮目相看。

04肆

但一战还是爆发了,沙俄在废墟中倒下。苏联在非常极端的环境下建立Z权,为了稳定局面,在政治上实行Z央集权,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在文化思想教育等方面进行严密管控,最终形成了斯大林模式。

苏联模式在短期内让苏联完成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帮助苏联打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让苏联在战后成为全球坐二望一的超级大国。但苏联僵化的体Z,腐败的G僚体系,失衡的产业结构,剪刀差政策引发的农业萧条,Q力过于集中导致的个人崇拜和大清洗运动,文化桎梏致使科学和文化方面的落后,以及穷兵黩武等原因,让苏联彻底失去了创新和再生的能力。

如果要对比苏联和沙俄谁更好,我可以举一些例子进行说明,大家自己进行判断。

高尔基是横跨两个时代的文学巨擎,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但他进入苏联时代后,居然像变了一个人。他住在大别墅里面,过着王侯一般的生活。至此,他再也没有写出一部伟大的作品,他所有的工作就是在歌功颂德,他完全从一个“革命的海燕”,变成了Q贵们的“金丝雀”。

在整个苏联时代,凭借沙俄时期留下的不错的底子,苏联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方面偶露峥嵘,但整体上出现了严重的滑坡。

再比如沙俄凭借乌克兰和俄罗斯南部的黑土地,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粮食出口国。但到了苏联时期,随着农业集体化和其他一系列的错误政策,苏联的粮食总是不够吃。在肥沃的乌克兰大平原,居然数次发生惨绝人寰的大饥荒,每次都有数百万人被活活饿死。到了1980年,苏联一共进口了全球15%的粮食,高居世界首位。

当然苏联在某些高科技领域成就斐然,航天航空和核工业傲视全球。但这些东西不能当饭吃,有时候面包比导弹更重要。

当社会的结构性弊端日益显现、经济增速放缓、民众生活水平下降、对未来逐渐失去信心的时候,说明这个国家已经病入膏肓。苏联最后的结局就是,卫星上了天,但红旗落了地。

05伍

1991年,俄罗斯独立建国。在叶利钦的掌控下,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实行具有俄罗斯特色的超级总统制。进入21世纪后,普帝继位。对内,严厉打击金融寡头和车臣分离势力。对外,反对北约东扩,积极干预周边事务,力图恢复昔日俄罗斯帝国的荣光。

从某种角度看,普帝就是生活在21世纪的彼得大帝,希望以强硬手段重造斯拉夫大帝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俄罗斯第一步要整合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这就是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

如果普帝实现了这个目标,俄罗斯将会拥有2亿人口和更好的地缘环境,它的帝国梦基本上就会实现。可惜的是,俄罗斯严重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深陷战争泥潭,不能自拔。

想当初普帝上台后,四面出击,屡有斩获,接二连三摆平了格鲁吉亚和叙利亚,2014年又兼并了克里米亚。普帝可能被自己的文治武功给迷惑了,当美帝狼狈从阿富汗撤军的时候,他觉得属于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便发动了这场战争。

其实俄罗斯早已是外强中干。经济上严重依赖油气资源,畸形的发展模式让俄罗斯的经济步履维艰。频繁的战争又透支着国家的财力,让俄罗斯百业萧条,民生疲敝。现在的俄罗斯只能吃苏联时期的老本,连它引以为荣的军工也已经是青黄不接。这种国家发展模式注定是不可持续的,迟早会出现大的问题。

三年多时间,庞大的俄罗斯居然拿不下一个小小的乌克兰,即使有美国的助攻也拿不下。战场上,黑海舰队被干废了,俄罗斯空天军不敢临空轰炸,只能凭借数量优势搞人肉冲锋,连毛驴和摩托车都已经上了前线。

这三年时间里,俄罗斯相继丢失了叙利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等势力范围,让芬兰和瑞典加入了北约,眼睁睁的看着伊朗被胖揍,自己却无能无力。

可以说,这场俄乌战争就是俄罗斯国运的转折点。俄罗斯既没有打服乌克兰,也没有阻挡住北约东扩,更没有让自己越来越富,反而让自己的国际形象和地缘环境越来越差。从某种角度上看,俄罗斯因为这场战争,已经失去了未来。

有时候,我很替普帝感到惋惜。如果他早生200年就好了,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他可以纵横捭阖,率领虎狼之师驰骋欧亚,把凡是俄军踏过的土地,都置于他的统治之下。

看来,普帝真是生不逢时!

综上所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好,现在的俄罗斯都比不上苏联和沙俄。论面积,它最小。论人口,它最少。论盟友,它最缺。在科学技术和文化经济方面,俄罗斯也乏善可陈。在市面上,你看不到任何与俄罗斯相关的成果。现在能够听到的几乎所有与俄罗斯相关的新闻,都是负面的。对于这样的国家,你说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图/来源网络,文/来源于凭阑听史,欢迎大家点赞、分享、关注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