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小事|吴晗:以法为舟渡安东 初心如磐护涟漪——涟水法院挂职感悟

发布时间:2025-07-29 18:33  浏览量:5

初闻“安东”之名,溯源千年文脉“安百姓,定民心”的深意,恰与今日司法为民之志遥相呼应。从市中院到涟水法院,自被人大任命为员额法官的那一刻起,我便以“安东”为镜,在办理300余件案件的实践中体悟涟法人的安民之道,不在高堂明镜,而在田间地头;不在文书堆叠,而在人心熨帖。

解纷:以纵横联动织就和谐经纬

“讼不可长,纷不可久”。作为全市首家入驻综治中心的法院,我们担责于肩、自主探索,以诉讼服务中心为枢纽,构建起“一核多元”解纷网络。曾亲历7名农民工讨薪案:综治中心内,法院联合人社、公安、工会搭建“速调快车道”,从纠纷登记到权益兑现仅用4小时。工资发放现场,农民工娄某某攥着沓沓现金的手微微颤抖,连声道“真没想到能这么快解决问题,综治中心,有用!”。

这一幕让我彻悟:“一站式”的伟力,在于打破部门壁垒,让解纷从“单兵作战”转向“集团协同”。当法官走出法庭,与网格员共察民情、与调解员同研方案、与行政机关协调联动,法治便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压舱石”。

平衡:以调解星火点亮诉权灯塔

“法施于人,虽小必慎”。面对最高法院将“诉前调解”调整为“先行调解”的变革,曾遇当事人质疑“调解不就是和稀泥?我要的是法院判决!”

我不免感慨:变的是程序名称,还是制度内核?当遇到某合同纠纷被告无力赔付货款,如若判决也难以执行到位,我们主动介入,协调双方通过“当场给付部分+余款分期支付+保证人+违约金”模式成功调解时,我深刻认识到,调解不是考核指标的数字游戏,而是打开群众心结的金钥匙。

正如那位在协议上郑重签下姓名的老者所言:“打官司争的是理,调解解的是心结。”此案让我坚信,调解不是弱化诉权,而是用更柔软的方式守护权利。先行调解如同社会矛盾积水池的“智能闸门”,既能让简单纠纷快速调处,又防止滥诉消耗司法资源,更让真正需要裁判的案件获得精细化审理——这何尝不是对群众诉权更深层的保障?

鼎新:以文书新政拓宽改革新局

要素式“两状”试点之初,我们制作“要素式起诉状填写指引”,在导诉台配备填单辅导员,多渠道深入开展示范文本宣传推介,用5个月实现常见纠纷要素式起诉状适用率跃升至近100%。

当看到某批金融纠纷案件因要素清晰而1天审结20件,当听到隔壁办公室法官感慨“要素式答辩状让庭审效率翻倍”,我深切体会到,改革从无舒适区,一时的“不适应”恰是司法创新的“磨刀石”。正如古安东城因运河而兴,今日司法改革亦需在时代浪潮中破局前行。

一年时光,我在妙通塔下见证“安东”新解:

——安,是调解撤诉裁定里的民生重量;

——东,是司法改革浪潮中的破晓之光。

当一本本案卷化作司法为民的注脚,我更加懂得:员额法官的“官”,不仅是办案数量的刻度,更是守护群众权益的热度;挂职锻炼的“炼”,不仅是业务能力的提升,更是将“安民之心”熔铸为“护民之能”的修行。愿以毕生之力,让法治如古淮河水,既载千帆竞渡之盛景,亦润万物生长之无声。

写在最后:光阴似流水转瞬即逝,这一年想要感谢的人太多,一首打油诗附上,聊表感激之情。

卷宗叠作案头山,岁添霜鬓又一环。

健哥庭前灯影瘦,一丹笔下墨斓斑。

小蒙键雨飞珠玉,群鹭江声破晓关。

涟法春风铭肺腑,征衣重整向新寰。

(注:健哥即张健,涟水法院立案庭庭长;一丹即赵一丹,同时兼任我和另两位法官的助理;小蒙即罗蒙,我的书记员。他们三人是我在涟水法院接触较多的同志,也是这支优秀队伍中的突出代表,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涟法人不辞辛苦、认真细致、一心为民的法治情怀和奉献精神。)

作者 :吴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