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医术架起中摩友谊桥梁,中摩双方达成五项初步共识!范先群院士带队赴摩洛哥开展“光明行”眼科义诊
发布时间:2025-07-20 02:21 浏览量:5
揭开纱布,重见光明。这是“光明行”眼科义诊活动中的感人一幕。在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派遣50周年之际,7月13-18日,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带领上海专家组,赴摩洛哥开展“光明行”眼科义诊活动, 70多岁的法蒂玛受白内障困扰多年,视力仅剩光感。当得知中国医生要来开展眼科义诊,便在家人陪同下来到穆罕默德五世医院。在对她进行细致检查后,范先群院士为其动手术。不久,奇迹发生了。“看见了……真的看见了……”当她缓缓睁开眼,渐渐的,光晕散去,世界像被雨水洗过的玻璃,一寸寸清晰起来。
带领上海专家组,开展“光明行”眼科义诊活动范先群带领上海专家组,在穆罕默德五世医院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光明行”眼科义诊活动,用医术架起中摩友谊桥梁,为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上海力量。
“光明行”上海专家组由范先群带队,由来自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第九人民医院以及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组成。专家组夜以继日,为337名摩洛哥当地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为两国人民友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医生的敬业精神和高超医术让当地眼科医生十分佩服。
“光明行”眼科义诊活动是中摩两国政府间的合作项目,按照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同摩洛哥卫生与社会保障部合作协议,“光明行”中国专家组代表国家卫健委向当地医院捐赠了眼科超声乳化治疗仪、眼科手术显微镜、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角膜内皮细胞仪等药械,总价值约228万元人民币。
当地时间7月15日,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派遣50周年系列活动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举行。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宇剑,中国驻摩洛哥大使李昌林,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闻大翔,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中国驻摩洛哥大使馆参赞郑伟,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罗蒙等在摩洛哥卫生与社会保障大臣塔拉维陪同下出席活动。
陈宇剑表示,
为落实“卫生健康伙伴行动”和中摩两国卫生合作备忘录,推动卫生健康合作走深走实,中摩双方达成五项初步共识:成立“中摩卫生合作项目——中医合作中心”、定期开展“光明行项目”、持续推进本格里“先天性听力障碍筛查合作项目”、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和拓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传染病防控、远程医疗等新领域合作。
范先群、虞涛、张力一行专程慰问援摩洛哥医疗队梅克内斯分队医疗分队,与队员们亲切座谈交流。
援摩50年以来,交大医学院系统445人次赴摩洛哥开展医疗援助国虽有界,医者无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是中国最早参与援外医疗工作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自1963年开始,原上海第二医学院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派员参与援外医疗队工作。
援摩50年以来,交大医学院系统共派出445人次赴摩洛哥开展医疗援助,在异国谱写出一首首大爱之歌,先后荣获“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本次执行援摩任务的是第196批中国援摩洛哥医疗队梅克内斯分队,6名队员均来自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他们于2023年10月奔赴梅克内斯穆罕穆德五世医院,开展为期两年的援外医疗任务。
医疗队队长李晓永首先介绍了梅克内斯分队和受援医院的基本情况、过去20个月的医疗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及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
范先群表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协同附属医院,精心遴选援摩医疗队员,促进了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赢得摩洛哥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评价和尊重。援摩医疗队秉承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宗旨,尽心尽责、忘我工作,为摩洛哥引入先进诊疗技术,开展对口医院合作,积极推进“光明行”等义诊创新活动,从“输血式”援助转向“造血式”援助,培养了大批当地医疗人员,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书写了中摩友谊与合作的新篇章。
虞涛代表新华医院,对队员们在艰苦医疗环境下的奉献付出表达了真挚的问候,并勉励梅克内斯分队继续保持昂扬的势头,用仁心仁术谱写大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