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大将之69——科马罗夫斯基(下)
发布时间:2025-05-30 12:47 浏览量:29
战后,科马罗夫斯基参与了苏联核工业设施的建设,在他领导下,苏联建设成功了首个大型核工业设施——车里雅宾斯克第817工厂,始建于1945年4月,最终于1948年完成了首座生产反应堆的建设。之后,817厂改组为了马雅克生产联合体,其工程建设仍然由科马罗夫斯基负责进行设计建造。
大将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科马罗夫斯基
1948年,科马罗夫斯基还担任了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的校园扩建工作的负责人,领导建筑了列宁山国立莫斯科大学大楼及其他一些复杂建筑工程。
1949年8月29日,苏联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两个月后,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布法令,授予科马罗夫斯基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光荣称号,以表彰他在苏联原子弹建设中所立下的殊勋。在1951年的斯大林奖评选中,科马罗夫斯基因主导核工业设施建设而取得的成就,从而获得了该奖。
1951年11月,科马罗夫斯基改任炼油与人造液体燃料企业建筑工程总局局长。次年他又重新担任了苏联工业建筑工程总局局长。1953年3月,科马罗夫斯基担任了苏联中型机械部核工业设施建设总局局长,次年他所领导的部门被划归苏联内务部,科马罗夫斯基仍然担任了局长。1955年,科马罗夫斯基担任了苏联中型工业部副部长。
在上述任职期间,科马罗夫斯基一直负责领导苏联原子工业设施的建筑工程,期间,他领导建设了世界上第一座正式向电网供电的核电站——奥布宁斯克核电站,该核电站的建成标志着核电时代的开端。在核电站的建设过程中,科马罗夫斯基促进了苏联核电站乃至全球核电站标准化建设流程的建立。此外,对苏联早期核武器的核心建造基地“车里雅宾斯克-40”的建设,以及其核心设施“马雅克生产联合体”的建设,科马罗夫斯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员。
1956年,科马罗夫斯基取得了工程学全博士(Доктор наук)学位,苏联的博士学位分为副博士和全博士两类,而全博士有点类似于中国的博士后。
1958年,科马罗夫斯基兼任了莫斯科古比雪夫建筑工程学院教研室主任一职,在学校教授核设施建设的课程。也有一说是上一年马雅克生产联合体发生严重核泄漏事件后,苏联政府隐瞒了这场重大的事故,但作为建筑工程的责任人的科马罗夫斯基也因此被打发到学校去教书去了。同年,科马罗夫斯基取得了教授资格证书。
在莫斯科教书育人五年之后,科马罗夫斯基于1963年2月22日晋升为了技术工程勤务中将,这次晋升姗姗来迟,他已经当了整整20年少将了。同年11月26日 ,科马罗夫斯基被任命苏联国防部副部长,主管建筑和营房,这以后他的军衔晋升就恢复正常了。1965年6月10日,科马罗夫斯基晋升为技术工程勤务上将。1968年,因在军事建筑领域特别是核设施工程建筑方面的贡献,科马罗夫斯基获得了列宁奖。
在苏联国防部副部长的任上,科马罗夫斯基表现出了自己作为一位专家和组织者的卓越才干,在他的领导下,采取了许多健全军事建筑部门、改善军事建筑部队技术装备的重要措施,并修建了许多重要的军事设施。
除此之外,科马罗夫斯基在国防、工业和水利工程建筑方面做了大量科研工作,发表了大量有关著作,并主持编写出版了许多专业学术著作,其中有《核装置的设计与建造》、《原子能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等等。
1972年11月2日,科马罗夫斯基的军衔再次得到了晋升,这次他没有按惯例晋升为工程兵元帅,而是直接晋升为了大将,这在技术兵种军衔拥有者中是唯一的,应该是和他国防部副部长的身份有关。
1973年11月19日,科马罗夫斯基因病在莫斯科去世,享年67岁,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了新圣女公墓。
科马罗夫斯基是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49年)称号获得者,他还是斯大林奖(1951年)和列宁奖(1968年)的获得者,曾获得过7枚列宁勋章、两枚红旗勋章、1枚一级卫国战争勋章和两枚红星勋章,另外还有多枚奖章和国外授予他的勋章、奖章多枚。
作为一名专家学者,科马罗夫斯基也是著作等身,其主要著作有:《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建设中的工程组织》、《大型建筑工程中的准备作业》、《加速器的建筑构造》、《核装置建筑中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核装置的建筑法》、《工业和动力设施的板件和大块材料建筑法》、《建设者的笔记》等等。